2006/06/17

後Space Odyssey年代

一九六七年Paco Rabanne的作品 | © Paco Rabanne
| 一九六七年Paco Rabanne的作品 |
一九六八年,美國太空人 Neil A. Armstrong 首度登陸月球表面,把「太空時代」推至高峰。全球對這個時代,都有著不同的演繹。
美國有 Stanley Kubrick 籍電影《2001:A Space Odyssey》,顯現人類對宇宙的探求及憧憬,並探討人類的命運是否在人類本身能力範圍內。而日本有手塚治虫繪畫了漫畫《Astroboy》,講述二零零三年四月三日「出生」的原子能太空機械人「阿童木」的故事。至於時裝界,各設計師都各自對太空裝有各自的演繹。最經典的可說是 Paco Rabanne 的全金屬「縫製」的 one-piece A 字裙。
這一切一切都只屬一連串 vignette,不能幫助我們拿捏過中的生活態度,從而更透徹認識這個總被定為「太空時代」benchmark 的二十一世紀。要 去圖 書館借數十 本書來看,需無妨,但不能盡吸其時代精粹。倒不如看看這本集合各家各派、反傳統、新晉建築師的企劃或評論﹣﹣﹣《Archigram》。它是一本六、七十年代 出版的期刊,是一群接受不了那些無趣的保守派建築師的前衛建築師所創,結集他們對這個時代的回應,締造一個建築運動的思潮。
田園城市出版的《Archigram》
田園城市出版的《Archigram》
 © Alan TF So
基本上,建築是一種人民科學,回答各種要求而漸進式下向性變革。對於人民的生活有著無限影響,範圍由流動規劃、環境保護、娛樂消費、生活模式、集體性與自 主性、傳統保育、適應能力、家庭與個體,甚至意識形態。當一群前瞻的建築師無保留地提出嶄新的建築概念,以回應當時實際的需求,從中你也大大認識這個「太空時代」。
二零零三年,台灣田園城市出版了一本撰集《Archigram 建築電訊》文章的同名譯本書冊,圖文並茂刊登當時的原稿。當中不少描述生活藝術的演繹,但最 多的是未來移民星球的生活模式的預演,將火星生活活現在地球。他們提倡一些模式,例如可移動的建築、太空艙式住宅、組件式組合屋、車輛直入免下車式住宅 等。現在所講的,是四十年前倡議方案,不是大家曾經看過的電影情節,也不是現代建築方式。比方說,以 Sir Norman Foster 為首的高科技派建築, 那時 已經倡導;以荷理活電影《Total Recall》為先驅的 capsule 式住宅及生活模式,那時早就模擬構想了。至於其他生活改善,有的幻想將來會出現的「寵物機械人」、有的說明 一種可攜 式萬能電子儀器,好像一一實現於現今⋯
上一世紀,當所有正面性改善生活的思潮一一過後,世界以極速發展,再沒有時間給另一個大思潮醞釀,只好修理多年來生產過剩的後遺症﹣﹣﹣環境破壞。所以, 這二十一世紀唯一的防守性設計命題,就是「環境保護」。不要小虧這命題,衍生的方案範疇包括 minimalism 來減低生產的廢料、新 bio- degradable 物料運用、可組合式設計來增加用途、循環非主幹物料主力來造製品等。來!大家一起 rethink, remake, and then resolve。


---
圖片版權 © Paco Rabanne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